偏向于军戎。”
解缙沉着眸光,淡淡开口道:“下一次的戊子科,江左一定得出一位状元,必须包揽南卷三成进士席,不然这庙堂就没有我们的立足之地了。”
两次科举的吃瘪让解缙十分难堪,作为江左官员中名气最大的人,他这几年来没少被浙西和江东的官员私下嘲讽。
不管他们如何嘲讽,总之解缙已经有了拿下戊子科状元和绝大多数进士席的把握。
他从前年开始绸缪,今年的乡试就是江西学子抬头的时机。
“辽东和山东的进士席也提高了不少,今年占据北卷三成进士。”
杨士奇进一步刺激解缙:“我看过名单,其中有三成的进士是出自东宫的官学。”
“按照这个速度下去,日后北卷和中卷所产生的进士,恐怕都会是官学出身。”
官学出身即东宫门生,这已经是官场不成文的潜规则了。
这批人,就是拿来威胁他们的,不过朱高煦的狠辣比他们想的厉害多了。
“山东那边清查胥吏,这批所谓的东宫门生,居然有九百余人因贪腐而落网,这可比我们要厉害多了。”
解缙嘲讽着朱高煦速成培养起来的这些所谓官员苗子,杨士奇也点了点头:
“这批人确实不行,不过太学那边”
“太学”听到这两个字,解缙也不由皱了皱眉。
太学的防守严密,直到如今他也没办法获取到什么有用情报。
不过可以证明的是,相比较山东落网的那批胥吏,太学的质量绝对高出一大截。
“十几万毕业学子,只挑出不到千人,可谓百里挑一。”
杨士奇意有所指,解缙闻言也只能吩咐:“让江左各地乡学、社学将官学的教材进行推广,同样的书册,看谁更有本事!”
说罢,他转身离去,杨士奇则是看了一眼朱高煦离去的方向,过了片刻才跟着解缙离开。
也在他们离开时,散朝之后的胡纶身穿朝服跟上了朱高煦的步舆,朱高煦抬手示意步舆停下,亦失哈让兵卒、太监们离开三丈远。
待他们离开,胡纶才上前作揖道:
“殿下,事情查的差不多了,教材泄露的地方是山东莱州府的平度州,眼下教材已经在江南广泛传播,还有不少人试图带往诸省和海外。”
“能禁住吗?”朱高煦皱眉询问,他可不希望自己的心血被各国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