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成、盛庸、何福、瞿能等洪武名将,只要把火炮和火器给配给充足,不存在会战败的情况。
“眼下,天下兵马有多少装备了火器?”
朱棣看向朱高煦,朱高煦闻言便不假思索:“近年朝廷的重心都在北边、其次是西南、最后是海上。”
“北边有二十个火器卫,京城有十六個,海军有七个,云桂川有十二个,安南有六个。”
“各卫所的火器比例不同,但基本都在五成左右,陆地上每个卫的火炮是固定的二十门野战炮和五门攻城炮。”
“如果要攻略贵州土司,西南的火器卫起码要再增加到八个,达到二十个。”
朱高煦根据西南情况做出建议,朱棣闻言也点了点头,同时询问:“库存的火炮数量有多少,能装备八个卫吗?”
“足够!”朱高煦不假思索的点头。
虽说这些年关外的军械局主要以海军舰炮和岸防炮为主,但南京城也兴起了一所军械局,产量也能达到每年五百门火炮。
不过由于火器卫属于全卫皆战兵,军饷、粮饷都按照渤海进行发放,所以维护费用并不低。
眼下维持六十一个火器卫,近三十五万职业军队就让六军都督府的军屯籽粮难以支撑,每年都需要从户部额外拨款。
以六军都督府的情况来说,在维持现有的卫所制度下,顶多再维持五十六个火器卫就已经是极限。
好在现在四川都司执行新政,原本的十一个卫所将会裁撤,取而代之的是六个火器卫。
虽说这样,四川都司的军屯籽粮收入会消失,但同时户部也需要定额向六军都督府拨款。
“二十个火器卫,能参战的有多少?”
朱棣知道云南边陲闹得不可开交,各省土司也需要火器卫威慑,所以直接询问朱高煦可以调动多少军队。
“调动十二个没有问题。”朱高煦回答,朱棣与郭资他们也简单盘算。
十二个卫就是六万七千二百人,尽数是战兵。
这六万七千人如果参与到贵州的改土归流中,那除非四大土司团结起来,不然还真对付不了他们。
“招抚土司还是以利诱为主。”
朱棣捋了捋大胡子,朱高煦也道:“按照实力大小不同,分别授予正一品左、右柱国,到正五品骁骑尉的散阶,可以世袭逐代削阶。”
“例如四大土司如果愿意接受招抚,那朝廷可以授予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