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而打消想法,而是通过朱允炆来向朱元璋透露一条消息。
就是不知道,促成这样局面的人到底是老朱还是朱允炆了
这些金银铜矿的产量可不低,以朱高煦记忆中的明清产量来看,最少每年都能提供价值上百万贯的矿锭。
如果不是暮鼓声响起,武章一等人前来换班,恐怕他们能挑灯夜谈到天亮。
“不不不不我们自己抬!”林五六被朱高煦这话吓了一跳,连忙回头招呼兄弟们自己抬椅子,并对自己小旗的弟兄们安排起了值守的事情。
可怜他一把老骨头好不容易陪着朱棣走到存心殿门口,却见一名穿着红衫鸾凤纹霞帔的宫装女子已经在门口等了许久,手里还拿着一封刚刚拆开的加急书信。
虽然没有开国之功和从龙之功,但他们依旧以科举在庙堂站稳脚跟,并进一步的挤兑浙东派系。
怎么现在这办法才实施了一半,效果就好成了这样?
“殿下,您这次出巡错过了太多事情,贫僧一一为你道来。”
“先生说的这些,孤自然都知道,不过我这胃口大开,可不是仅仅因为他。”
明初的江西文风兴盛,登科进士人数往往碾压诸省。
黄子澄提了一个下面人的想法,但朱允炆却在听后皱眉:“爷爷恐怕不会准许。”
伴随着院门被打开,林五六也带着两个紧张无比的酒楼伙计走进了院里。
“工部那边已经出了数额,这些矿山最少每年要投入几十万两才能顺利运行。”
姚广孝一边和朱棣往燕王府存心殿赶去,一边为他解释起了这一个多月来发生的各种事。
朱允炆微微回过头,眼神瞥了一眼黄子澄。
花了半字的时间,他才狐疑的看向姚广孝:“老和尚,你是不是在骗俺?我家老二能有那本事?”
仅这一座矿山,就能让大明的铸钱量增加近四成,如果算上已经勘探出来的云南铜矿,朱允炆都无法想象大明的铸钱量能增加到多少。
这宫装女子比一般女子身材要高挑,细眉长目高鼻鹅蛋脸,身上有一股书卷气,让人看了不得不说一句“好个女诸生”。
北平城中大多都是军户人家,说不定就是朱棣哪个部下的家人,所以他才对他们热情回应。
“”
不多时,一桌子饭菜就已经摆好,旁边特意还摆了另一桌饭菜给等会换班的四个兄弟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