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吝啬那个干嘛?
大不了再拎两个替罪羊出来杀了便是,谁会怀疑?
可这计划一进朝廷,便出了问题。
先是兵部那边查出来,这个李广都应该早就已经死了,是在沂州征讨逆贼李鬼的时候被杀的。
再结合之前小孩供词里面提到的天杀星,如何不清楚,这个李广都其实就是李鬼假扮的?
地方那个什么“剿灭”了榆山寨,肯定也是欺上瞒下的手段。
但这也问题不大,反正早晚要弄死的,便是让他再当几月李广都也未尝不可。
可有人忽然就联想到了之前谋逆的刺客,让宫廷画师把李鬼的画像拿去给官家一看,便真相大白了。
这奸贼李鬼,便是行刺官家的刺客!
这就糟糕了!
官家的性子有多操切啊?
哪里有耐心等到几个月后?
至于圣旨封赏,那更是半点都无了。
官家不把李鬼九族诛绝了,都不叫赵佶!
至于死后哀荣?
道君皇帝可是笃信鬼神的,怎么可能让一个刺客死后到了地下还享福呢?
原本今天的场面可以做得更漂亮的,当众封赏,圣旨御酒都给排上,黄金美女都给到位了,起个千金买马骨的作用,那效果不知道会有多好。
锦上添花,火上浇油,让这贼人在临死之前,也最后快活一把。
到时候他有把握,让这贼人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可天大地大,官家最大,他不许,谁也没办法。
而且宫中的消息虽然没有传出来,但是文官们也自由自己的渠道,隐隐约约之中,多少都知道了这次道君皇帝究竟吃了多大的亏,只是考虑到为尊者讳,所以大家心照不宣的装糊涂,只做不知道而已。
现今陛下想要发泄,谁敢在这个时候触他的霉头,便是那些清流官员,此时也都不约而同地装起死狗来,不曾胡乱劝谏。
于是,便有了这御酒之中下慢药的手段。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么简单的道理官家都不懂,偏生他的话便是金口玉言,一说出来,便有一大群人去捧臭脚,给这馊主意找各种合理的解释。
若不是李纲等人苦劝,便是这下毒的方法官家都嫌太慢,非要让军队立即将贼人捉拿归案,菜市口给活剐了。
可那太医院的庸医,也太不靠谱了,下个牵机药,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