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末,以约克城级为蓝本设计的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essex-classaircraftcarrier)方案标准排水量被确定为20000吨。[5]然而,美国海军对该级舰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其中最主要的包括有较大的飞行甲板,以便额外搭载1个舰载机中队;储备更多的航空汽油能达到24万加仑,而约克城级航空汽油储备量为17.8万加仑;增加装甲列板厚度,沿吃水线处增至101.6毫米,主要舱壁增至76.2毫米;推进系统的功率增至15万轴马力,以达到30节航速的设计要求;增加机库甲板面积,以便储备更多的飞机部件和引擎等;增加舰上的防御武器。显然,这些要求是无法在一艘标准排水量仅为20000吨的舰体内实现的。
埃塞克斯级cv10约克城号11张
1940年时,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的设计方案已经历了6次改进,其标准排水量已增加到27500吨,主要目标是增加舰载机数量,即保证四个飞行队和1个预备飞行队的飞机总数,合计80-100架,为此扩大了飞机机库和飞行甲板,增大了航空燃油的装载量,增加了航速,强化了防空武器,但是飞行甲板并无装甲防护,102毫米的装甲带设于锅炉舱部位的舷部水线区,并有四重纵通的结构在舷部保护,底部有三重底防护。[2]
埃塞克斯级cv11无畏号21张
1940年6月,在罗斯福总统的大力支持下,美国国会通过“舰队扩大法案”和“两洋海军法案”,计划于1940财年建造11艘、1941财年建造2艘埃塞克斯级航空母舰。1941年4月28日,埃塞克斯级航母首舰“埃塞克斯”号开始建造,之后不久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正式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此时埃塞克斯级却只有5艘开工。珍珠港事件导致了美国海军建军战略思想的彻底转变,仿佛就在一夜之间,航空母舰取代了战列舰而成为主力舰,残留在太平洋上的美国海军力量以航母为核心组成了抗击兵力,这时美国才感到航空母舰数量的不足和舰载机的陈旧过时。
1942年,随着黄蜂号航空母舰(亦称胡峰号),列克星顿级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约克城”号和“大黄蜂”号相继战沉,在一段时间内,美军在太平洋战区剩下的航空母舰屈指可数。在此危急情况下,美国国会和政府作出了加速建造航空母舰的决定,尤其是集中力量优先按照埃塞克斯级的标准设计方案进行批量生产,1942年财年再提供1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番茄肘子 作品《亮剑:开局雄兵百万,请叫我列强》第252章 江瑞元对国民军的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