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瞧不上咱么,咱努努力,多苦点钱不就行了?”
张叔苦笑一声:“苦钱?我倒是不怕苦,但钱能从哪儿来?大张村你也来过好几次了,这边的情况你又不是没看在眼里。”
秦祥一脸的诧异:“宣章屯乡这两年不是一直在鼓励发展养殖业么?养鸡、养鸭、养猪啥的,都有文件支持养猪这块的情况如何我不太清楚,但养点鸡鸭什么,据说只要你敢养,就不怕没有销路扒鸡可是咱德州的三宝之一,养鸡业也是咱这些地方的支柱产业之一呢,马庄村和康庄村那边前年搞了几个小型养鸡场,据说效益非常不错,眼见着两年的时间不到就要回本了,再往下,就是纯赚了!”
张叔闻言,笑容更加苦涩:“话是这么说但你也要有启动资金才成啊,乡里面什么支持政策都有,但唯独没有资金支持!”
“刨去人工和技术不说,修鸡舍的材料、鸡苗、疫苗、饲料、暖光灯、发电房、运输,哪样不要钱?哪样又要钱少了?”
说着,张叔重重叹了口气:“马庄村和康庄村那边的情况我听说了一些,他们的那几个小型养鸡场的确搞的红红火火的,但马庄村的养鸡场是姓袁的那一家子人搞的,康庄村的人则是姓康的那一家子人搞的;”
“小详你这段时间没少往这边跑,应该知道那些人是什么情况总之,养鸡场这种活计虽然好,但怎么可能是我们这种普通的穷老百姓能够搞得起的哟!”
这种情况很常见,在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期这段时间的农村,不是说大伙真的傻到看不见好项目了,而是即便是知道那是一个好项目,却往往因为种种原因没法去干在这其中,没有足够的启动资金无疑是最常见、也是最要命的一个问题,因此顺着政策干项目这种事情往往是属于那些拥有一定资金调配能力的乡贤们的专利。
这种情况一直要到千禧年后,在国家政策的大力倾斜下才有了明显改观。
只不过到了那时候,人口逐渐流失,且中间被无良企业坑害欺骗了无数次的农村基层,心态早已悄然改变,从原来的心怀梦想和浑身闯劲,逐渐变得保守且排外当然,这种保守和排外,跟城里人以为的有很大的不同,更多的带有一种“甘地色彩”,如果你没有在农村投资过项目,是很难感受到这其中的微妙之处的。
秦祥见到张叔一脸的唏嘘,忍不住笑了起来:“叔,先别那么丧气嘛!”
“如果”
“我是说如果啊。”
“如果说我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六千来世 作品《1988:重回人间混几年》第180章 从B到C的生态式JI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