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虑事周详,却也不敢不皇阿玛的教诲。至于如何处置戴梓,还请皇阿玛圣断,只是儿臣既为人子又为臣,便应该对皇阿玛知无不言。”
康熙不怒反笑,道:“这么说,倒是朕让你这么做的?”
胤禛感觉到了康熙言外之意,磕头道:“儿臣不敢忤逆顶撞皇阿玛。”
康熙沉默了很久,道:“朕也是爱才之人,戴梓却有其能,只是他潜心奇淫技巧,终究不是正路。再者,此事正是因为牵涉到倭人,朕才不能不慎重。有些事,只可信其有啊。对他,朕已经有了旨意,按律他当发往盛京交盛京将军看管,大赦之后,算是以夺职论处。朕把他交给裕亲王看管,你暂时就不要和他来往了。”
胤禛已经是喜出望外了,交给裕亲王,和交给他本人没有任何区别,连忙跪地谢恩道:“儿臣谢皇阿玛!”
康熙沉声道:“朕发落郭琇,不是因为他参你参错了,朕这么处置,看得是孝懿贤皇后的面,当然也是因为郭琇有其他的事。朕答应过皇后好好照顾你。但是朕可不是可欺之君,可瞒之父。你若是真的没有管过这件事情,又怎么会对戴梓的案卷如此熟稔?若不是看在你确实有善念救人在前,又为社稷留才在后,就算有孝懿贤皇后的托付,朕也决不饶你。你可听清楚了?”
胤禛暗自吐了吐舌头,心道:“看来康熙还真不是盖的,以后还是小心些好。”
胤禛于是叩首道:“皇阿玛的教训儿臣记下了。此事儿臣确有过错,多谢皇阿玛如此维护儿臣。只是郭琇素有忠直之名,若是因为儿臣之事,还请皇阿玛赦了他吧。当罚得是儿臣。”
康熙道:“郭琇之罪,在于他事君不诚。他不论事实如何,只要是贵胄重臣,一律严参。这是什么?这叫做求名。求得是忠直之名,朕深恶之。而且他在另一件案子上也有以公泄私愤之嫌,所以朕必须让他好好反省一番。”
胤禛犹豫了一下,道:“儿臣还有几句话,请皇阿玛许儿臣一吐为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