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幕这个说法与他所想不谋而合,而如今刚好抢先发难,给吐蕃人一个惊喜!
房玄龄随即提出自己的建议:
“于青海湖锁死吐蕃东进之路,尔后开关贸易即可。”
张议潮篇河西的惨状已经昭示了吐蕃的野蛮,房玄龄可不打算将这战火烧到未来的大唐命脉上。
杜如晦的看法与老朋友一样,更加井井有条:
“八年后吐蕃倾力而来败于我唐先锋军,那如今更是不足为患。”
“与其冒着高反之忧强征,不如锁之,更能以重利驱之攻西突厥。”
在意识到如今吐蕃的弱小后,众臣一时间倒是看的分明了,这吐蕃不过就是一个高原上的突厥人罢了。
轻轻点头,将房杜二人说的都纳入考虑,李世民对这所谓的裂痕也有了自己的看法:
“想来应当是皇子治灭西突厥后便以为西域高枕无忧。”
“目中所见,唯有朕未能平的高句丽。”
吐谷浑是二凤亲手给河西走廊打造的一重保险。
而这重保险,在李治并不是很重视的情况下,被禄东赞亲手撕开。
就如同二凤当时一意孤行要定高昌一般,禄东赞同样为吐蕃精准的找到了一个窗口期。
以655年苏定方挂帅征伐高句丽开始,唐朝与高句丽开启了高宗时的十四年战争。
在苏定方辽东挂帅的次年,656年禄东赞挥师攻取白兰羌,660年以白兰羌属地为跳板,蚕食吐谷浑。
并且,禄东赞还有意的对唐朝拉扯,既拖延辽东的攻略,也遮蔽吐蕃的小动作。
662年,吐蕃与弓月部落缔盟,声势震天,号称要反唐,李治不得已派苏海政为鹏海道行军大总管平叛。
禄东赞面对唐朝天军显得很淡定:
给我们钱和粮食,我们就不反唐了,不然我们立马跑,等你走了继续反唐。
苏海政为求速平,馈敌军资约和。
禄东赞尝到了好处,于是开始加大力度,同时混淆李治的判断,让李治很难理智。
663年,被吐蕃连连攻伐的吐谷浑遣使入朝,称吐谷浑灭亡在即,乞求援助。
而同时,禄东赞也指派使者入朝,称吐谷浑侵犯吐蕃,请求唐朝发兵攻吐谷浑,主持公道。
李治人傻了,做了个最蠢二的各打五十大板的决定,“皆不许援”。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冷泡茶加冰 作品《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第177章 崽卖爷田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