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做法简直一看就明白过来了。
将这个记在心里,众人目光继续后移,并且心里明白,剩下的多半就是那唐皇送的了。
第四幅图是一幅字,字迹板正但少有烟火气。
“胜兵先胜而后求战,败兵先战而后求胜”
落款则是简简单单:雍州三原,李靖。
爱凑热闹的张飞顿时间有点失望:
“俺还以为怎么着也得写个托塔李天王呢……”
最后一幅图是一个白生生的镜子,这反倒让孔明一时间不太敢确认了:
“似是银镜,但……”
孔明决定还是看看后世人的评价再说。
【up主已经可以了,糖画是咱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到了你手里,我觉得文化遗产四个字儿可以去了,非物质恰如其分。
冰糖葫芦还是可以的,毕竟这东西做起来没啥难度倒是,不过我记得这东西好像还能减缓高血压呢,曹操当年也没交代让姓曹的多吃这个?
拉倒,咱们现代的山楂也是选培过的,古代山楂酸的不行,在宋朝开发出来冰糖葫芦这个吃法之前,基本无人问津,也就是靠着冰糖葫芦有人吃了,才有人研究,诶,这东西还能入药啊。
虽然我不懂书法,但还是要评价一句,字不错。
虽然我不懂工艺品,但还是要评价一句,银镜不错。
楼上确实不懂了,银镜不是这个样子的,看色泽来说,更大概率是铜镜。
铜镜不是黄色的吗?咋还有白的,而且做旧的也应该发绿才对,哪有这样的?
楼上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这怕不是白铜吧?发源自云南的铜镍二元合金,是咱们老祖宗在冶金史上比较重要的独创成就。
这么一说应该就是这东西,毕竟联系大佬喜欢仿造的爱好,这东西在唐朝算是无价之宝,只有一品以上的官员才能用,以及这镜子上的瑞兽葡萄纹也是初唐最常用的。
我去查了查,这东西产自云南四川,17世纪出口欧洲的铜镍锌三元合金大受欢迎,被称中国银,后来19世纪英国和瑞典仿造成功并大规模生产,反而将中国彻底挤出了市场。
废话,人家大规模流水线生产,不比小作坊强多了。
那我还记得上学时候学过,镍这个金属是甘肃最多啊,而且甘肃还富铜矿,为啥反而是云南探索出来这个东西。
少战乱呗……而且甘肃哪止这么点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冷泡茶加冰 作品《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第153章 糖葫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