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清嗓子似是在掩盖笑意,不过也顺着转话题道:
“兵法不缺,军械不缺,既如此,或军制有缺,或外敌强悍。”
荆州的军报所有人都看得到的,最为离谱莫过于樊城。
巨舟趋城便能压制城墙,以特制钝头箭滥射,破其城头与士卒锐气,最终一攻而下,前后不过七日,超乎所有人的想象,而且庞统还记得后世宋朝灭前也是在襄樊苦战:
“然那宋能与蒙古于襄樊僵持十几年,可见这外敌即使强悍,也还没到不敌的地步”
摇摇头,庞统只觉得这宋朝越看越让人迷惑。
相较而言,李卫公问对中最有价值的是牵涉到唐朝军队的部分。
军队的编制构成,对应的打法要领,以及步骑协同的玩法,这些都是能直接学习套用的。
这些战法阐述的部分,作者很难塞私货进去,因此其内容的精华得到了较好的保留。
在唐军的编制上,李靖规定一个将军将两万兵,战斗兵员一万四千人,分七军,并严格规定骑兵至少要占据三分之一。
而其他兵卒上,李靖细分了弓手、弩手、马步兵、跳荡兵、预备奇兵等,按需选用。
一个常规的作战军团,基本上是跳荡兵2900,步骑混合的奇兵2900,弩手2000,弓手2200,辎重兵6900。
以及最重要的,堪称是军团主力的至少名4000骑兵。
唐军后来的军制大差不差,而如何能将这四千骑兵玩儿出花,就是最能体现唐军将帅战术差距的地方。
纵观初唐战争史,整体来说基本上就是几大类作用:
灭突厥时长途奔袭,偷袭敌军帅帐。
灭吐谷浑时的骑兵千里追击,同样喜欢用此法的还有李世民以及苏定方,苏定方灭西突厥时,从如今新疆的阿尔泰山一路追击到如今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从炎炎烈日追到天降大雪,四千里奔袭最终灭敌凯旋,咱们后面有机会说一说。
香积寺之战的迂回夹击战术。
李世民灭窦建德的骑兵奔袭切断补给线打法。
而最有技术含量的当属唐军的步骑协同战术。
唐军列阵后,敌军接近到220米时弩手开始放箭,90米时弓手开始放箭,30米时弓手退后继续远程压制,弩手弃弩换刀,准备作为预备部队接敌。
正式接敌后首先顶在前面的是前锋军与中军,若是未能灭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冷泡茶加冰 作品《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第150章 大唐军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