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鸡、草芽、豆腐皮、豌豆尖、白菜心、韭菜、韭菜苔、菠菜、葱花等各种食材,伙计把碟子摆成造型精美的拼盘,看来赏心悦目,还没吃,心里就已经有天下唯我独尊的快感。
等陈确铮的米线被上来的时候,力易周和袁永熙马上发现不对了。
跟两人面前琳琅满目的碗盘比起来,陈确铮只有一个碗,米粉上面漂了几片火腿和草芽。
"陈确铮,你这可不对啊,这对比太明显了吧,我们怎么吃得下去啊?"
"这有什么,你们是贵客,自然要好好招待了,你们吃的这种我早吃过多少回了!不拿你们当外人才这么点的!别婆婆妈妈的了,快吃吧!"
"那你吃我们的,这菜太多了,我们根本吃不完!"
"行行行,快吃吧!"
"你还真没夸张啊,这一桌子真有点儿满汉全席的意思了!"
"这过桥米线啊,米线、高汤和拼盘,这三者缺一不可,来,先喝口鸡汤,暖暖胃!"
两人喝了一口汤,频频点头。
"这鸡汤也太鲜了吧!"力易周一边说一边竖起大拇指。
"那可不,这鸡汤可是过桥米线的灵魂啊!"
"我就不懂了,这过桥米线为什么叫''过桥米线''呢?"
"过桥米线明末清初的时候便有了,关于这个名字,有一个很美丽的传说,传说云南蒙自县城有一书生,资质聪颖却生性贪玩,他有贤惠美丽的妻子和可爱的儿子,便劝诫丈夫要读书上进、求取功名,书生觉得羞愧,就在南湖筑一书斋闭门不出、昼夜苦读,身体因此日渐瘦弱。妻子想为丈夫补身体,就用陶罐炖了鸡汤给书生吃,谁知道幼子顽皮将肉片放入滚沸的鸡汤之中,妻子责骂了孩子,赶紧把肉片夹起来,谁知道肉片已然熟了,尝一口齿颊留香。妻子十分开心,就提着这罐"妙手偶得"的美味送往书斋,谁知道因为日夜操劳,妻子竟晕倒在南湖的桥上,书生闻讯火速赶来,妻子苏醒,陶罐竟奇迹般地完好无损,一碰陶罐,竟然仍旧灼热烫手,打开陶罐,奇香四溢,书生吃后大赞,问妻子做法,妻子告诉夫君,这本就是小儿游戏偶然所得。书生沉思良久,为这美食取名为''过桥米线'',后来书生不仅身体日渐康健,而且高中状元,衣锦荣归,"过桥米线"的故事不胫而走,成了蒙自百姓的日常美食。这就是过桥米线的传说了。"
"这传说听来感人,实则很多地方禁不起推敲啊,这书生既然中了状元,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