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对火箭班的态度跟好处都是摆在那里的,那种待遇上的落差本就不是有钱就能解决的。
至于宁清的感觉大概就是意外。
他也没想到竞赛完了之后,甚至还没有出成绩,便又回到火箭班了,而且还是一班。等他周一准备上课的时候,他的课桌跟所有东西都已经被同学帮着搬到一班。
虽然给他安排的位置是最后一排,不过这个位置宁清其实挺满意。毕竟他从头到尾都没打算死磕高考,文科类应试教育的课程,他还真懒得花费时间去重新背一遍。
坐在最后一排也能最大程度不引起老师的注意,挺好的。
“宁清,你为什么又进一班了?”中午吃饭的时候,周岩拉着宁清左看右看的,像是观察外星人一般。
宁清摇了摇头,诚实的答道:“不太清楚,我也是昨天晚上才接到通知的,许老师到寝室通知我的。大概还是因为数学建模竞赛吧。”
“建模竞赛的成绩不是还没出来吗?而且我跟刘晓涵也参加了,为啥我们的位置没动一动?”周岩不满的嘟囔着。
宁清还没答话,旁边的余宏伟便忍不住数落道:“得了吧,周岩,理论上说你是参加了数学建模竞赛,但你究竟参没参加,自己心里没点数么?你是懂数学还是懂建模?”
周岩瞪了余宏伟一眼,不吭声了。
宁清也懒得理会两人的争论,他的心思已经完全不在双语一中这个舞台上了,甚至他的目标已经不止是上这个世界最好的大学。
现在数学建模竞赛对他而言只是一个跳板,他现在考虑的是把一些能力展露到什么程度。接下来他要实现的目标需要钱,很多的钱。金融工具只是手段,在宁清看来资本最大的作用从来都不是在金融市场上呼风唤雨,而是引导跟推动世界科技树的发展。
这也是许多科创类企业最喜欢讲故事的原因。
一个好的故事能让资本注意力集中到某个科技发展方向上来,当海量的资金涌入,就能创造一片蓝海。同理,如果宁清本身就能掌握大把的资金,他便有了参与其中的机会。
到时候他既有讲故事的能力,手上如果还能有大把的资本,自然能把各种曾经的蓝海玩得风生水起。
元宇宙、数字生命、量子计算机、人工智能、核聚变、星球大战、卫星基地、行星级开发
至于最终能不能成功这些并不在宁清考虑的范畴内。
宁清更期待的能否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