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来,拍了拍屁股上的灰尘,侧过头,指了指自己的鼻子,认真的说道:“我教你一招,遇到这种你想不通的事情,就用排除法,当你排除所有可能性,剩下的无论多么不可能,都是真相。懂了吗?所以我是个天才,那种能一神带两坑,去国赛上拿奖的天才。更是以后可以搞大事,让全世界都记住我名字的那种天才,说不定还能把自己名字写进课本里的天才。”
余宏伟坐在那里盯着宁清默不作声,倒是周岩忍不住撇了撇嘴,他不觉得宁清是天才,只觉得这家伙今天是真好不要脸。
“呸,读书读的好的人,都特么是心眼多的坏人。”
周一数学课后,罗真专门把宁清叫到教室外聊了几句,主要是告知竞赛的安排。给宁清送来了三张参赛证明。
宁清看了眼自己的参赛证,最上面是一行小字,国际数学建模竞赛海州赛区,然后就是他的照片,照片下方面则写着双语一中高二九班宁清。能证明参赛证书是很正经的,大概就是上面盖着海州市教育局的章子。
参赛证的背面则只有一个二维码。
“参赛证别丢了,以后还有用的。对了,记得晚自习下了就带着你的组员去一班那边,周老师可能不会专门来叫你们。”
“谢谢罗老师。”
罗真拍了拍宁清的肩膀,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用眼神勉励后,没再多说什么,走了。
其实不需要勉励,宁清很明白数学建模的机会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毕竟他没把握靠高考上永汉共和国的顶级大学。
差不多也就是时间,正代表双语一中在海州市教育局开会的周敬学听到了一个大消息。
“众位带队老师,经过今年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研究决定,今年的高中、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将采用同题不同判的方式进行。就是说不再给高中组出专门的题库,所有人参与竞赛的团队,都在统一的题库中选题。当然,在最后评选的时候,专家评审组会先审高中部的论文,然后再审大学部的论文。”
这句话如子弹般打入周敬学的耳中,也让他完全无法理解。
以往的国际数学竞赛,从题库到专家评审组都是独立的。这样更加灵活,尤其是题目难度一直控制在高中组要比大学组简单些。比如题干描述上也会对高中组网开一面,比如在题目正文中给学生建议应该阅读哪些方面的知识跟找哪本参考书。
大学生跟高中生的题库合并就意味着这些隐形的福利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