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虫子展示给颜玉看,顿时皱起眉毛,吭哧一声道:“咳!霍议郎干什么要拿着个虫子,吓唬我女儿呢?”
“啊?”
大农令说他拿着虫子吓唬颜玉?
什么鬼!
霍光随即扔掉了手中的虫子,动了动喉咙,想着解释一下。
这边。
颜玉却先替他解释道:“没有,父亲,霍议郎不是吓唬我,而是刚才我采摘棉花,有个虫子跑莪身上,霍议郎替我拿下来的。”
“身上?”
大农令颜异的眉头,明显蹙地更紧了。
颜玉见父亲想到一些不该想的地方,连忙辩解道:“不是您想的那样。”
然而。
秋收季节的大农令,哪有时间管这个,便摆了摆手,道:“为父又不是没有少年时期,你们想什么我能不知道?罢了,总之,不要逾越规矩就好。”
“霍议郎,该说正事了。”
“这白叠子从种植到采摘,已然可以适应大汉的土壤。”
“这是不是说!”
“明年可以全国推行种植?”
推行全国种植?明年?
可以倒是可以!
但还需要谨慎一点,随即霍光开口道:“明年的话,进行全国试点吧,包括那些郡国也不例外。试点方案,就跟长安这区域的棉花,采用同样的方式。”
“我们现在知道长安城温度,和各地的土壤是适合种植棉花的。”
“但温度条件还不知道。”
“我汉朝疆域辽阔,各地温差不同。想必大农令也很清楚,温差对于农作物种植,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开始。
霍光对于棉花的培育种植便是三年。
第一年!
长安城小范围种植,尝试。
第二年!
整个大汉朝全国试点。
第三年!
摸清各地种植环境差异对棉花的影响后,再因地制宜,对棉花进行不同方面的种植方式改进。
大农令听完霍光的话,顿时皱着眉头,疑惑道:“你刚才说,棉花?”
“噢,棉花就是白叠子,我取的。我觉得棉花比白叠子听起来,更好听一些。”霍光很是厚颜无耻地说道。
但颜异毕竟不是现代人啊。
听霍光这一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