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今儿个立马就应验了。
那迎香娘子,可是县伯贴身的女使头领,哪是我等小商得罪得起的人物,没抽你几个嘴巴,都是你今天吉星高照,走了大运。”
“哎呀我说老邻居,我就那么随口一说,哪知道这大门户里的规矩,如此斤斤计较?”
卖粟米的得意的卖弄着见识;
“这你就不懂了吧,功勋门户,可不是咱们百姓家里,想怎么说就怎么说,人家也不是有意针对你斤斤计较,高门大户里头,可是一个字儿都不能错的。
这天下百姓,三教九流,什么样的身份地位,说什么样的话,老祖宗都定好了的,哪能胡来?
你没看那县伯府里,两百多号人伺候着,井然有序,要是都和你一样的不讲规矩,岂不是早就乱了套去?”
“那是,那是,我以后得小心仔细一些,可不敢再胡乱说话了……”
李钰去了邹淑娟家里做客,可把邹淑仪姐妹俩忙的不行,邹淑仪的阿娘听到贵客临门,赶紧跑来帮忙烧火,洗菜。
整个邹家的人都非常重视,邹淑娟的孩子,被安排出去舅舅家玩耍,生怕吵闹影响了贵客,被乡亲们笑话,不懂礼数,邹淑仪的娘家人,全部调动了起来。
邹淑仪的阿耶,是做过私塾先生的,很是有些学问在身,坐在旁边相陪。
邹同林过来之后,坐在下首,看着郎君和自己的老阿耶,谈古论今,滔滔不绝,一脸羡慕的表情,佩服的不行。
他总是骄傲的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自家阿耶的全部本事,没想到今夜才知,老阿耶如此厉害。
竟然把历朝历代的大事,说的通透彻底,各种史书记载的那些大人物,老阿耶居然张口就来,如数家珍,与郎君说的不亦乐乎。
这小郎君也当真了得,刚刚束发,居然就与老阿耶的功力相当,丝毫不逊色一点。
不论自己阿耶说到哪里,郎君立马就有自己的观点认识,何人当初不该如何如何,何人做的那是相当厉害……
提起商鞅变法,这郎君说的详细无比,如何提高了秦朝的国力,秦朝又如何得了天大的好处,开始积累雄起的资本,
再又说道,那汉高祖崛起于群雄,是如何的枭雄一个,直接把各种原因分析的头头是道。
讲到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这段,郎君把一场计谋,说的那是复杂无比,邹同林听得那是的目瞪口呆,好似这小郎君亲身经历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