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有孙子李忠继承了大管事的位置,跟着李氏过就一辈子了,都是忠心耿耿,紧着府里的各种支出。
作为家生子出身的族长,他对府里的用度开支,习惯了节俭,这会儿看着柳万泉,明摆着要给手下儿郎要好处,就忍不住站了起来;
“启禀家主,咱们蓝田李氏,有家生子三百多大户,壮男千人,都是不用出一个大钱的,可挑一些精壮出来,夜里当值,守卫庄子安危,请家主定夺。”
这话一出口,其他十八个老头立马全都站起来支援,纷纷表示可以用家生子壮男巡夜,能省就省……
李钰心里很清楚,这些老头都是过惯了苦日子,也是忠心耿耿。
弄一大堆人马出来,每月又要再出许多额外的银钱,他们当然是心疼的不行。
再说了人家十九个族长,从小一块长大,自然是一呼百应,柳万泉有心想要给儿郎们讨些好处也是独木难支。
可是话说回来了,家生子虽有体健身壮的男丁,可都是没经过操练的平常人,与战场上下来的老兵相比,可是差了不止一点两点。
事情总要多方面考虑,而不能一味的图省钱,而坏了最开始的初衷,本意。
抬起手安抚了十九个老头,叫他们别太过激动,都坐下说话。
李钰这才悠悠然开口总结;
“你们的心意我都知道,也可以采纳你们的意见,适当的安排些家生子壮男,跟着当值的老府兵学习。
不过还是要以老府兵为主的,经验上咱们就差了许多,邹管事,林管事,你们说呢?”
林五郎直接表态,支持柳万泉的决定,邹淑仪也再次站了起来。
她做这农耕大管事,很多人都是大有意见的,唯独柳万泉与林五郎,从来没有恶言相向。
并且关心有加,是以她和府兵派系走的也是最近,如今郎君明知道自己,会向着府兵派系说话,还要来问自己。
想必郎君也是心里有数了的,无非就是走个过场而已,自己为何不能说,邹淑仪想通了此点,就大大方方的侃侃而谈;
“启禀大族长,奴家以为正当如此,退下来的老府兵,先不说府里那三十九家,只说几个庄子加起来,也就两百多人,就是给些补贴也不用拿出太多。
这些人都是经验老到,沙场里厮杀过的,平常人怎能与之相比,咱们就是出些银钱,也是物有所值。
往常没有一个大钱的酬劳,众人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