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能建功立业!”
这李靖戎马半生,家学源源深厚,又是贵族出身,养气的功夫炉火纯青,且身居高位,什么恭维的话没听过?
对李钰一个少年郎的马屁自然是无动于衷,不过少年人胸有所学,还能如此恭敬长辈的,确实叫李靖对其好感上升。
今日不过是私下里聚会,也不必摆什么架子,李靖笑呵呵的回道:“贤侄言过了,老夫半生戎马,只占了生性谨慎的便宜,行事不敢贪功,但求无过耳!”
“来,来,来,伯父与你引荐,这位是左侍郎并州都督,与老夫同为李姓,
又添为同僚,别看你这李叔父年纪轻轻,一身的本事可甚为厉害,
尤其对于排兵布阵,研究甚深,汝三国里的故事,老夫与懋功多有详谈,
懋功早就想与你辩论一番用兵之道,快些见过,他日也好互补长短!”
“伯父严重了,侄子不敢和长辈攀比,倒是侄子需要李叔父多加教诲才是,”
李钰接过了话茬,顺便看向旁边的中年男人,
只见其人,国字脸八字须,方面大耳,双目炯炯有神,
穿着算是在场几十个朝廷重臣里最为朴素的了,一身的黑衣素袍,洗的已经有些轻微变色,年龄只在三十开外,不到四十的样子,
李钰听李靖说懋功,就猜到了这人是与李靖同名的军方又一个大能,徐世绩了,
李钰记得历史,这徐世绩投靠李渊以后,功劳不少,被拜为上柱国,莱国公,又赐姓李,真真的显赫一时,
只是在李世民宣武门兵变之时,与军神李靖都保持中立,未曾参与期中。
不过,虽未公开支援,但也不曾走漏了风声,又暗自约束各自的手下,
无形中也算是助了李世民一臂之力了,至少没有坏了李世民的大事,
反而还禁止手下参与,叫李世民兵变的成功又增添了一些胜算,
是以李世民登基后,升李靖为兵部尚书,这李绩被授于并州都督,任兵部左侍郎,与李靖一正一副,执掌兵部常务,算是实权派里的中坚力量了,
话说回来了,李世民将李靖升任兵部尚书,表面上升官加爵了,贵为兵部主事,
却又命李绩来做李靖的副手,明摆着就是分化李靖的权利,使这大唐军方最擅兵法的两个统帅,左右制衡,相互制约。
李靖的功劳已经多的无法在封赏了,虽不至于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