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往下二等侍女,三等侍女,都行礼领了赏钱,
剩下的就是府里的下人了,各一百文。
等府里的人领完赏赐,李义站在旁边开始高声唱诺;“家主赏赐李姓,李义族人,六十五人上正厅拜见…”~只见一大堆人,从老到小,一个一个上前行礼,笑呵呵的取了赏,尽说一些祝福类的话语,一片喜气洋洋!
然后是李忠家人,为何这两人家里最先前来?
这可是严格按照封建王朝的制度来的,类似于后世界里吃饭的场景,
最厉害最有身份的坐在正位,两边次之一样,天朝几千年一直讲究这个的。即便是后世,名次,座位,等等谁先谁后还是讲究的不行!更何况这大唐古代?
比如正史里,贞观六年九月二十九,李世民大摆筵席,尉迟恭发现一个功劳没有自己大的人,座位在自己上首,
就发了大怒,结果下首座位的任成王~李道宗上前劝架,被气昏了头的尉迟恭,一拳头差点打瞎眼睛,
由此可见,等级和位置,在封建王朝里,可是一点不能马虎,更是丝毫都乱不得。
府里除了家主不说,王可馨司徒身份最高,所以第一个出来,一等侍女身份次之就接着来,
接下来各大管事账房先生,然后二等侍女,三等侍女,每个人都得按照自己的身份地位前来领取红包,
候三被李钰赏赐姓李,又是大管事,所以他的家人在有职位的奴仆领取以后,第一家过来恭贺,
然后是被同样赏赐姓李的二管事,二狗李忠家人。
这两人家里现在是三百多奴仆里的贵族,当然要最先开始。
等三百户奴仆全部来恭喜家主结束,已经快要黄昏,厨房早就已经准备好了一切,随时可以开始,
由于三百多户家生子奴仆,不可能一下子招待完毕,
所以大管事李义,将一千多人分为三天,当晚三十多桌,此后两天将剩下的,分两天招待一遍,那时候才算正史结束。
根据众人回忆,当年上代家主晋升男爵之时,大摆筵席五七日才欢庆结束,这次两三天能完还是靠了新出的八仙桌的功劳。
今晚只招待在府里当差上班的仆役,丫鬟,婆子,侍女,两百多人,三十多桌,明日,后日两天才是其他家生子奴仆?
李钰也是今天才知道,这府里伺候自己的工作人员竟然有两百人出头,
不得不感叹,真是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