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话也不能说的太绝对了,李侍郎也有些功劳在里头。”
李世民是很得意的,话里话外的意思是,李钰也有那么一点点功劳,其他的都是我的。
“当然了,陛下说的对,李侍郎有些功劳的,可是没有陛下您的支持,臣可以肯定,再好的点子,都无法顺利进行,或许还要胎死腹中的份儿居多。”
“有道理,王侍中这话,正好也是我心里想说的。”
“没错,我也是这样想的。”
李世民在一片祥和声中回了长安,这边十万大军不紧不慢的赶路,直到戌时过半才停下歇息。
李钰带着一群将军在军营中随意的走动着,观察着,一点点细节,都被他看在眼里,什么都不放过。
跟在李钰身边的有一堆道士,一群将军,还有李氏二房的护卫。
禁军林家的长老几乎全部出动,都陪伴在族长的身边,毕竟这是近几十年来规模最大的战事。
李唐朝廷的兴旺成败,不算大事,但是李氏二房的族长的安危,可是很重要的。
况且这次牵扯太大,牵扯到了中原王朝的成败,这件事也非同小可,禁军林家很重视。
李唐输掉了事小,李氏二房安定的生存环境没有了,这才是重点。
所以历朝历代,朝廷遇到难处的时候,陇西李氏就要出兵相助了。
这一次也不例外。
生死存亡的时候,李世民向世家门阀求助,获得了五姓七望的支持。
五姓七望各自出兵相助,凑出来的兵马超过了十万,又出了个头。
这十万军,给李世民坚定了信念,给汉人吃了个定心丸,四海百姓都可以安心睡觉了。
四十万大军,开去北方边关,不论怎么说,都是叫汉人开心壮胆的事情。
就连皇帝李世民都很高兴,信心满满,因为他手下可调动的兵,从来没有这样多过,这还是第一次突破四十万兵马的数目。
不说李世民的信心满满,只说北路军统帅李钰,正在一处土坡下观看三个百人队各自搭建营房。
三个百人队的速度,错落有致,忙完之后站在营房前挺直了身子,接受三军统帅和将军们的检查。
李钰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说话的声音四平八稳;
“你们这一队的速度超过了本帅要求的时间,做的很好,值得嘉奖。”
听到统帅的话,被夸奖的一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