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报战功,也是皇帝与朝堂诸公的运筹帷幄。
俞大猷看着他们从身边路过,脸色却更加凝重了一些。bimilou.org
没提到什么尽歼敌军,那自然是合围算不得完全成功。想要在野外真的围歼蒙古骑兵,本来也确实难。
斩首能有一百三十七级,那确实是大胜。
对大明来说是大胜,对鞑子来说,却会是奇耻大辱。
自应州一战后,鞑子何曾再吃过亏?
何况如今的虏酋已经不是当初的达延汗了,对他们来说,这可是面对大明的首败。
在草原上,输给大明的虏酋为了威信是必定要找回场子的。
捷报传到了宫中,喜讯如约而至,这次反倒是杨一清和王守仁他们面色凝重。
俞大猷能想到的,他们怎么会想不到?
“陛下,朔州大捷,犒赏官兵之事小,明年只怕必有一场大战!”王守仁郑重说道,“俺答年轻气盛、雄心勃勃,北元大汗又对其顾忌重重,土默特部必定要挽回颜面。”
此时,朱厚熜反倒笑了笑:“露布之时虽夸了些功,毕竟是一场大胜。能大胜,便是好事。卿等所虑朕知道,一则大同镇更不可轻动,二则钱粮要备妥负担不小。北虏之患本就避不过,既然如此,莫若携胜备战,再打一拳。这一拳打完,至少要让我大明北疆安稳十年才是!”
“安稳十年?”
杨一清脑壳痛,那得怎样一场大胜?那得是多大一场战事?
“钱粮是必定要先着手准备的,此外更重要的,是战略。”朱厚熜沉吟了一下,而后还是下定了决心抬起头:“朕有一个大胆的想法,卿等共同参详一二!”
忙碌完了演习一事的唐顺之清闲了一些。
朔州虏敌退去了,兵部的工作也轻松了不少。
像一年前一样,这次他是真正在开始备考了——明年二月的制科。
现如今,第一关是进卷。
按要求,今年腊月十五之前就要完成进卷。
到腊月底时,哪些人能入京参加策试就会通知出去。二月十六策试后,再过关的便参加御试。
唐顺之的策论自然早就备好了,可是参与完演习、知道了朔州边情和如今的战果,他认为自己有必要换掉其中一篇。
有身处兵部职方司的方便,唐顺之是能了解诸多北元那边的形势和边防布置的。
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