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你得知道,新法于广东、山东试行的这几年,其他地方府县的黄册、白册更新了多少版?真有了争端、一直告下去,始终还是要调这黄册库的黄册来查证的。
此时黄册库如果被烧了,这点麻烦倒在其次,关键是它为什么好巧不巧这时候失火?
不能烧,绝对不能失火!
南京户部上下只想保住自己悠闲又手握重权的日子,并不想喜提九族消消乐。
而在北京户部,右侍郎杨慎在会试结束之后终于又完成了他的第二个差使。
在他面前,是在户部衙门里的足足十八桌。
每个桌旁,都坐着十人。
这些人,大多数都年轻。面相看着最老的,也不过三四十岁。
现在,杨慎站了起来,端着酒杯:“我与你们朝夕相处,你们都是今科正副榜出身,本官是今科会试主考,但这三月之后,我与你们才真算是有师生之谊。但我之上,则是陛下。这培训课程,这结业考卷,皆出于陛下。我不避嫌,一人为户部三百新科正副榜进士师,你们须知陛下所望之重!”
“下官等谨记于心!”
杨慎点了点头:“很好,既已结业,便称官职,不叙师生之谊。今日我为你们践行,你们此去后,这三年便都要好好用命了。”
“必不负陛下所望,不负总宰和大司农、少司农所望!”
现任的户部尚书,是叙功升上来的原广东左布政使张恩。
他跟杨慎,也算老搭档了。
现在,他把这个场合的主导权给了杨慎,毕竟他也清楚皇帝对杨慎的看重。
太子宾客杨慎,如今有了三百个真正的学生,年轻的一代。
户部今年取了三百个新科正副榜,全部都经过了杨慎的三个月“教导”。天才杨慎,教的是他在广东学出来的账法、算学、诸多公文规范,还有简字,还有皇帝频频召见他、教的一些东西。
这三百人,一小半留在北京户部,进了税课总司,进了其他各司。
剩下这一百六十余人,从明天开始就将有一个新的身份:户部国土清吏司特派督巡专员。
他们将分赴大明广东、山东以外的近两百府州,以从七品到正六品不等的身份,只负责一件事:各府州辖下各县州的新黄册造办一事。
但是,他们将先去南京。
黄册造办,毕竟一直是南京户部负责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