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田的粮赋更重,过去大多由地方士绅富户承租,又转租给农户耕种。现在要分这些田,只看士绅富户在嘉靖五年只清丈田土重造黄册与改革衙署的背景下配合与否了。
配合的,就有机会被推选为乡贤;不配合的,只怕其他乡贤不吝于联合地方官把有些人的破烂事翻出来,再翻一翻新修的大明律例。
只是地少的农户和隐户买得起官田吗?银、租折合,是说能够以按年交粮的方式,最终完全得到一些官田的田底权、田面权?
官吏待遇法落实后,官绅家的田不再给面子了,都要纳粮,这田底权与田面权之分,里面的一团乱麻不知多久才能厘清。
但朝廷要落实官吏待遇法,只怕还真的需要更多粮赋、更多银钱。
也许真能不用交钱,在后面这些年里从官田上多收回来许多粮,等新法真的过渡到成功的阶段后,那些田也就彻底归了农户,以后只用交额赋。
他心头一动,又看到了第四件实事:改太医院、惠民药局并入医养院,在嘉靖五年内做到各个县城均设一院,有坐馆良医,有明价药。
高尚贤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一件实事,就不知这遍及整个大明的医养院如何做到一年内每县都有,除非找现有医馆换个名字。
这时,他才看到儿子指的那个地方,先开口问道:“这里的字,认识了?”
高拱克制着一点小骄傲,嘴角却忍不住微微翘起来:“爹要的字典虽还没买到,儿子已经反复读了四期明报,大多还是能认识了。”
高尚贤看着他,随后道:“今年河南大概也要如广东、山东一般,有乡试恩科,好好用功。”
“有爹在家指点儿子学业,儿子有信心!”
高尚贤也是进士出身,教儿子是足够了。
而这时,他看儿子指的那个内容,心里其实从之前开始就一直在翻江倒海。
这第五件“实事”,只怕会引发不小的波澜。
嘉靖五年第五件实事,从今年起全面落实官员夺情制度,以日易月。学成出仕,是为忠君治国平天下。忠孝难两全,官员遇丧须丁忧者,皆以追赠至亲亡者恩衔,夺情复用。存哀于心理政安民,光宗耀祖兼顾国事。bimilou.org
丁忧,是官员们无法回避的一个槛。
守制服丧,不是说不能再复出,官品仍在。但是离开二十七个月,官位自然早有人。再要出任,就得候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