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百业兴而多脱逃,盖层层盘剥苦也。”
看了看这些重臣之后,朱厚熜又说:“卿等有不少便是出身军籍,出仕任官颇有品级后率先想的便是改了军籍吧?卿等尤如此,百姓岂不翘首以盼?”
他说的是实情。
军户的特征就是必须要出人去参军,虽然军籍出身一样能科考。但若是不改了军籍,家中子弟仍旧代代要出人参军,所以许多军籍出身的官员当官后总会想方设法把军籍改掉。
“除军籍外,还有诸多役籍。匠户、盐户、灶户、马户如今既要改徭役,有诸多企业,民间也有许多商行要用人,正该使天下百姓免此忧虑。”朱厚熜顿了顿,“自然,若贸然改之,反倒会让一些人家没了生计。卿等可议出个方略,以何种方式使诸多役籍之人有生计,而后可改为民籍。”
这个问题讨论下去,就变成了对如今企业和将来诸多商行、商户的管理。
生计这种事,不是一时。
身为役籍,要应役固然是现在的义务,却也稳定有一份“薪资”,虽然经过层层盘剥之后实在没有多少。
但这至少也算某种程度的“铁饭碗”,管理徭役和差遣的毕竟都是官方,多少会给点。
如果这些全都没了,那诸多役籍家庭也不见得个个会欢迎,反而会发愁将来怎么挣这口饭吃。
去种田,就需要有足够多的田来分给这些人。
去做工,就需要有有一定的保障机制,总不能全喂给那十八家企业。
更何况还有另一个更加庞大的人群。
“然后便是隐户和贱籍了。”朱厚熜看向了他们,“卿等有何妙策?”
贱籍其实简单,只要朝廷并不决定打得这些人永世不得翻身就行。这里面,主要就是乐籍、渔户、疍民等等。
而隐户则过于庞大,这些都是寄身官绅之家的人口,不在官方统计范围之内。
其好处,可免徭役。
其坏处,则一旦被追究,官方反倒要治他们的罪。
他们和官绅是交保护费与被保护的关系,为此,甘愿给寄身的官绅交粮、出力。
如果要把这部分人口也统计、释放出来,最大的问题就是新法推行到地方之后会不会使他们的生存压力比现在更大。
另外,他们家庭里大量在寄身官绅家做家奴讨口饭吃的“生计”,可能也会破坏。
官绅不再能像过去那样通过收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