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出?郑克敬受住了讯问,其父却是老躯不堪,供认其女实为张伟外室?”
李充嗣凝重地点了点头:“当日值夜午门及承天门之把总指挥,一人为惠安伯旧将,一人系惠安伯姻亲。惠安伯、郑家与此事之关联一目了然,名为尸劾,大肆追究下去,便是一要查办惠安伯,一要追郑家之罪。惠安伯敢如此,必有所倚仗!”
“郑克敬被传讯受刑,张伟自然已经知道。”朱厚熜啧啧有声,“一个是勋臣,一个是在士林享有美誉的江南第一家,表面上还只是死节直谏。于理而言,朕不该这样办下去。若办了下去,就真是杨阁老已经挟制朕了。看,早有聪明人看出端倪,这既是投石问路,又是点火。”
杨廷和没心情开玩笑:“陛下,锦衣卫及内厂可有所得?”
为了安他的心,朱厚熜自然说了他在锦衣卫和内厂两条线上都有布置。
朱厚熜点了点头:“自然有所得。此前命张伟掌五军营,卿等皆有异议。朕令他掌最后设置的五军营,张伟不思报恩,反倒如此行事,正该严办。”
兵部尚书王宪有点意外地看着他:难道不是使功不如使过的套路?
张伟在弘治、正德年间就曾提督团营,但讨伐刘六刘七时,拥兵自重、玩寇殃民,是曾被正德皇帝下狱论死的。若不是后来遇到大赦,只怕命早就没了。捡回一条命,也是一直停给岁禄、革职闲住。
五年后他请求恢复岁禄,朱厚照也只批了一半,可见当时身上多脏。
但正德十五年朱厚照落水病重后,又用了他提督团营。
朱厚熜登基后裁革冒滥、重设三大营,一开始又让他闲了下来。难道竟是那时候让他因为被裁革冒滥夺去了不少利益和权力而怀恨在心?
“陛下,此时如何是好?”杨廷和没从他的回答里听到锦衣卫和内厂到底有什么收获,“惠安伯拥五万众,见郑氏父子被传讯而岿然不动,必有倚仗!”
“自恃悍勇。”朱厚熜淡定地说道,“翻不了天。他若真聪明,昔年征讨刘六刘七岂会那般飞扬跋扈?阁老不需担心,京营之中,朕自初设时便有布置。”
杨廷和疑惑地看向崔元和姚镆,还有蒋冕。
重设三大营一事一向是蒋冕领办的,崔元协办。而目前的协理京营戎政,也掌握着京营的粮饷供应。
蒋冕也是目露疑惑,只有崔元微微低下了头。
杨廷和心头微叹:虽然京营防着点朝廷重臣是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