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德才浅薄。”
这样的人物一旦根基牢固,造反分分钟啊!
伱看,连我教刘龙做缩头乌龟他都知道,他从一开始就已经在防着我。
这是临时遛他出来拉磨的,绝对!
然后会发生什么?
所以崔元的推辞近乎驴叫。
朱厚熜好笑地看着他:“朕就是欣赏你知足知危知退,你怕什么?”
崔元一脸可怜:我好歹是你姑丈,相比这个,我去做宗人令就是了。
参预国策会议那是要和其他十七罗汉打擂台啊!梁储都扛不住!
朱厚熜收起了笑容:“不可推辞!如今国事繁重,崔卿当尽展所学,不枉此生!”
不开这个先例,难道自己的姐姐妹妹以后就真托付给两个废物点心?
一个人如果没有事做,就会越来越差劲。
这时代的各种彼此防备,监察体系自有其局限性,还有改善空间。
再说了,朱厚熜只愿此生建些基业,埋好种子。
其后若有波折反复,后人自会再想起他这嘉靖一朝的得失。
最主要的是,目前的勋臣武将过于废物了,实在缺一个脑子好使的。
以南海战事要紧为借口,把崔元这个有脑子有威望的人推出来,先做代言人,恰好各方都觉得还不错。
郭勋是被国策会议的最强大脑们整怕了,其他勋臣更加害怕——郭勋去了一个多月就被整去当兵了。
文臣们也被郭勋整怕了——瞎说话,差点又把广东的事引导为杨廷和想搞袁宗皋、搞皇帝,那性质可就变了。
一点都不懂得拿捏分寸!终日处于听不懂、讲不出、瞎表态的状态,一群老狐狸里混进去一只二哈。
看着皇帝严肃的表情,听到耳中的那句“不枉此生”终究还是让崔元的心颤了颤。
我原先是知足知危知退,那是因为我只是驸马都尉啊。
你看我看得很准,那你也该知道,今后我大权在握,也许就会变的。
崔元看着皇帝,忽然明白过来根本,于是深吸了一口气下拜:“臣领旨,谢陛下隆恩厚望。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当然无法活一万岁,但他当然能比自己活得久。
能让其他大臣同意这项封赏的皇帝,会害怕自己有造反的潜力?
你的好性格不能丢啊,崔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