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子又大了,不知道她这第三个孩子会是男是女。
眼下十五个孩子一齐跪在地上贺“寿”,朱厚熜不禁在心里自己吐槽了一句:这要是一点都不节制,恐怕规模还要大上两三倍。
身体好、女人又多的问题就在于确实会很能生。
而朱厚熜看了看一旁鄂尔多斯部刚选入宫、今天要册封为婕妤的阿嘎如,心里嘀咕着有些新人也好。
说来真是奇怪,原先那些都呆在宫里之后,月事都离得越来越近了。
朱厚熜以前并不曾“钻研”过这些,哪知道会这样?如果一直保持这个速度,等到自己五六十岁了,岂非孩子几十上百个?
胡思乱想当中,随后便美滋滋地赏赐了孩子们一些小物件,又问了问各宫用度,这才起身先去向蒋太后问个安。
蒋太后已经五十七了,老态渐显。
如今虽是太后之尊,但并不意味着她一定会很长寿。
朱厚熜所记得的,她好像走在张太后前面。
张太后如今仍被幽居于仁寿宫。当年被撵去西苑“静养”,待后来那边彻底划为皇明大学院,就接回了她旧居的仁寿宫。虽然仍旧是慈寿太后之尊,但如今的仁寿宫才是宫里彻彻底底的“禁忌之地”。
今日宫里喜气洋洋,皇帝万寿圣节,仁寿宫倒也得了一些赐下来的美食。
金祺惦记着的那个出身朝鲜的老太监李珍,现在就是仁寿宫的掌事太监。
他虽然可以递出一些信件出去,但那也是要经过司礼监审查的,哪里敢多嘴?
现在张太后仍只在佛堂前枯坐着,李珍问了她几遍没得到回音,也就懒得再多嘴。
院里的草都深了,可他们这些太监宫女也懒得细细打理,个个都只在那懒洋洋地晒太阳、闲聊。
外面的喧闹与他们无关。
前朝那边,奉天殿虽改名叫了国议殿,但奉天门仍叫奉天门。
此刻奉天门内外,也都在做着准备。
昨日是阅兵,今天则是贺寿了。
仪仗和乐班都不缺,此刻文武群臣、外国使节们,则都在午门外等候着。
昨天新受封的国公们自是耀眼至极,郭勋、李全礼、朱麒都笑得合不拢嘴,严春生则谦虚谨慎一些。
那些老勋臣能肆意一些,但他这个年轻的新国公则不敢不小心。
功劳立猛了,以后应该只是多带带徒弟,按皇帝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