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滇比内滇难治理多了,用陛下的话来说,大明在这外滇百姓心目中的形象更重要。
这一仗,打出后面的实利才更重要。
奏报是要往京城递的,册封莽瑞体的旨意是早就来了,但是木邦、孟养这两司的新主却要看战事走向、谁是更听话的人。
阿瓦城中,纪维民再三约束着手底的将领。
“我在四川接到旨意时,陛下明说了,立功入城后是不是与百姓秋毫无犯,决定了我叙功时能不能封侯!”纪维民咬牙切齿,“别因为眼下不用打了就去寻开心,做出什么让总军纪部派来的人报上去的事!哪怕花点银子!犒赏不会少,老子只想封侯,不会扣你们的!”
“将军说笑了,卑职们不敢”
“丑话说在前头,哪怕花点银子!”
这是多少年了,大明将卒当真打到外族“不服王化”的城里,虽然这里名义上也归大明管。
可是皇帝在旨意里明确提醒他了,纪维民不敢造次。
陛下对这外滇,显然有大计在,不容大明将卒败坏。
纪维民的任务已经完成,接下来他的任务就是约束好手下将卒不要得意忘形,在这阿瓦城里强抢民女、索掠财物。
为此,不放心的他还只能一遍遍地去巡视,每到一处就嘀咕他的侯爵。
明军的这种做派落在了莽瑞体眼里,只让他的心情更加沉重。
这样的大明,让他感觉更加可怕。
入城之后,还要等候孟养那边结束乱局,思伦本人和他的血亲能被送来,要等车里、八百大甸、老挝的宣尉使或者他们的使者也过来。
而莽瑞体本人已经接了旨意,现在,他已经正式有了大明缅甸宣尉司宣尉使的册封,官服、金字红牌等一应具备。
这是好事,却也限制死了他的将来:大明天子重申了对他的要求,这次定约划界之后,谁都不允许再侵夺他人之地。作为共主,只要谁坏了规矩,大明都会再站出来主持公道。
所以,志向更大的莽瑞体对现在看到的明军和大明感到很可怕——他们在立信,让其余诸司将来有什么事时既忌惮、又依赖。
如果只是定这一条规矩,还要议什么?
老挝并没有参与这一场纷争,他们离得最远。
当消息传到南掌时,老挝的宣尉使刀揽章过于震撼。
“这么快,就打下了阿瓦城,擒住了思真、罕烈和思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