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些别的银子。
再加上严嵩在浙江请开市舶司,那么多想下海的富商们交的“保证金”
杨慎一时很佩服——陛下敲自己身边最可依赖的内臣、勋臣、宗室的竹杠敲得这么狠,大家竟然越来越服帖,尽管过程中也发生了当初迎护皇帝入京、后来自满自大的惠安伯张伟叛乱,有吉王叛乱。
总之,陛下手里确实攒了好大一笔钱。要知道,他之前还借支给了户部不少。
可是杨慎还是很紧张——这场仗如果再打上几个月,那可就捉襟见肘了。
现在他也盼着快点下雪,让战事先告一段落。
严嵩正在礼部官厅中看着梁家呈上来的谢表,还有给他严嵩的信。
梁储是因罪贬官为民致仕,现在严嵩在礼部,却为他议了一个“文忠”的谥号,更得到了皇帝的认可,梁家对此感激涕零。
这个“忠”,虽比不上“正”好,梁储一生为官、教子也称不上“正”,但他对于朱厚熜确实可谈“忠”。帮朱厚熜立规矩,帮朱厚熜稳了大权,帮朱厚熜、张孚敬在广东试行新法,可以说用最后几年为梁家在广东奠定了将来数百年的基业。
但能被追谥“文忠”,也离不开严嵩的投桃送李。
梁储的儿子在感谢严嵩的信里委婉地提到,当年梁储奏请再为于谦追谥、严嵩后来更奏请于谦配享太庙,梁储离世前仍叮嘱子孙要以忠字为先。严嵩奏请追谥梁储文忠,实在是梁储的知己云云。
严嵩知道了,梁储跟儿子点到了当年的事,这是让梁家向严嵩示好。
这封信的后面,又提到了交趾莫氏篡位之变,梁家船队正受皇明记海贸行所雇,在交趾多方打探。
这让严嵩更开心:如今的梁家,很值得深交。将来的梁家,会很有作用。
这些都按下不说,现在严嵩也惦记着宣大的战事。
他盼望皇帝大胜而归、献捷太庙。如果有前所未有的大捷,他这个礼部尚书,必能将这献捷大礼办得漂漂亮亮,在史书上流芳百世。
他严嵩的一切,都需要依赖皇帝将他的位置稳稳地坐下去,推行一个又一个新的想法。
严嵩最大的本事,就是懂皇帝的心思、肯改变、也能够快速地改变!
比如现在,王守仁安排送入京的密报,礼部与户部都要先好好研究,随后再先到国策会议上商议一番,等陛下回来定夺。
对朵颜三卫的贸易之策、在辽东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