鸯营死伤了一百余人,土台上也有三百来人中了敌矢,但鞑子留在这黄崖山下的,已经有五百余人,更有千余人负伤逃回去。
现在俞大猷一声令下,十九组鸳鸯阵错开站好了,屏气凝神地准备接战。
三天来的战果给了他们不少信心和勇气,但今天会更难。
山上寨中,杨博赞叹不已:“真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只是也有担忧:“井坪援军怎么还没到?”
赵本学冷笑一声:“边将懦弱怯战者,哪朝哪代都不会少。寨中粮食还够几日?”
“学生去了边庄、白殿沟,村民知道俞将军在这里与鞑子死战,多少筹了一些粮,还有的在帮着运粮。挨过今晚,之前屯在狼窝山那边的两百石粮食就能运到了。”
杨博停顿了一下,眼神一黯:“照现在的将卒数目,还能支撑八日。继续战下去,十日也够。”
人数会越来越少,每人能摊到的口粮自然越来越多。
赵本学如今亲眼见到的战事残酷,心中与之前的感悟也颇有不同。
现在大明面对的鞑子,已经比宋时弱得多。如今大明将卒的兵甲军械,也比那时好了一些。这朔州守御千户所因为是特例,军械粮饷恐怕都是大明边军中最好的,无非都是新兵而已。
将勇,则兵卒军心渐稳、敢于死战。
但毕竟是死战。
粮食看来是不用担心的,要担心的是兵卒越战越少,援军迟迟不见,这些新兵被第一天的战果所激励起的士气,会不会崩溃?
今天就会很不一样。
看到山下鸳鸯阵成了蛇形错落分布,赵本学肃然说道:“惟约,你前程大好,当真还要留在这里?今日,会有鞑子冲上山了!”
年轻的杨博望着山下飘扬的将旗,热血上涌:“学生相信俞将军!相信朝廷不会弃朔州!学生是今科山西解元,现在寨中兵卒无不知晓。学生犹能在此,将卒何不敢战?学生不能走!”
“好!我调神射手十人予伱,上哨台!你拿着此镜,察敌、射将!”
杨博拿了望远镜,他不像俞大猷那样既有才学又有武艺,但他知道赵本学需要他去发挥一下更具战术性的作用。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今天将能够冲上山的,其中必有最勇武的一些鞑子和虏将。寨墙外和寨墙内的普通兵卒是来不及多思考分辨的,但他能。
十个军中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