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很肯定的说,在先锋部队被巴丹尼亚人歼灭时,作为指挥官的加列斯除了对死去将士的愧疚以外,对涅雷采斯皇帝同样怀着深深地负罪感。
但这些情绪,比起他在那一刻,从心底迸发而出的,对帝国无限的热爱而言,就显得有些微不足道了。
所以,当加列斯带着残兵败将退回山谷,并在山谷中“偶遇”了库吉特部族派出的斥候时,他对涅雷采斯皇帝的负罪感不但在一瞬间荡然无存,反而由此激发出了无尽的恨意!
是的,当他亲耳听说,早在接近一天前,库赛特的岁仑伯克就已经派出了两次斥候,给帝国皇帝传达了高地藏有大量敌军埋伏的消息。
而那个时候,加列斯所率领的先锋部队,根本就没有走出峡谷,甚至离遭遇埋伏都还有小半天的时间。
那么,为什么涅雷采斯皇帝要在明知道有埋伏的情况下,还让他们继续前进?
加列斯非常困惑。
皇帝何故造反?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加列斯都处在浑身冰冷的状态中。
起初他还让军医施诊,但后来加列斯才真正意识到,只要还待在这座城堡里,他可能就会一直这么冷下去。
加列斯在城墙上巡视着,在催促布置防御器具的同时,忍不住总是看向北方联盟军营的方向。
他内心十分的纠结,一方面期盼战斗来得越晚越好,这样就能拖到援军到来。
另一方面,又渴望战斗快一些开始,无论结局怎样,哪怕是战死在这里,他也不用再受这内心的煎熬。
他是负责外墙防卫的第一梯队,第二梯队是卢孔。
第三梯队由涅雷采斯皇帝的亲儿子——彭同所指挥,并不是因为身份问题才如此特殊。
而是因为彭同早先带领具装骑兵团,在南部战场遭到了巴丹尼亚人的顽强抵抗。
不幸在战斗中负了伤,率众撤回乌瑟莱姆堡后,伤情一直都未痊愈。
所以,如果战斗仍未结束,才会由彭同率领的军团顶上。
如今,五千人的帝国主力部队,在前两次尝试突围中损失超过了两成。
三名指挥官麾下各领一千,由征召轻步兵和军团步兵组成的队伍。
而剩下的一千人则由涅雷采斯皇帝亲自率领,作为战斗中的临时增援部队。
黎明前的黑暗并没有影响加列斯,对于敌方动向的观察。
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