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极有可能出现的混乱场面做准备。
赵亨义没有那些世家大族逐鹿中原的雄心壮志,他仅仅只是想自保而已。
可是随着势力的膨胀,各种情况推着他不断往前行,最终会走向何方,赵亨义自己也说不清。
但这并不妨碍赵亨义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
手弩的威力和效率大多体现在小规模的冲突,真正的战阵攻伐,手弩绝对比不过火铳。
所以即便搞出来了没良心炮这等大杀器,赵亨义依然持之以恒的投入大笔资金,不断的加快火铳的研发。
甚至随着形势的发展,赵亨义对火铳的要求一再降低,毕竟仅仅依靠眼下的工业实力,想要一步到位制造出技术含量很高的火铳实在是有些强人所难。
而且赵亨义凭借自己的见识,十分清醒地知道自己让冶炼车间不断的研发火铳,是为了构建可以满足大规模列装的生产线。
或许凭借张大牛和吴仁这些手艺精湛的高超铁匠,可以制造出技术含量极高的火铳,但仅仅三五件这样的兵器,是改变不了大的态势的。
最终,在经过反复研讨琢磨,衡量了性能、耐用程度、制造难度等等因素之后,最终选择了打火式的燧发枪作为冶炼车间攻坚的项目。
这种前装式的火铳,已经是赵亨义所知晓的前装枪中最成熟,最接近于完美的样式了。
后装枪不是不香,而是凭借眼下的工业实力完全达不到。
赵亨义此前听说过一种说法,火铳的发展史就是火药的发展史,可实际上真正自己下场操作才发现,即便脑袋里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配方和技术,想要把这些东西全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实力,所需要的绝不仅仅只是领先这个世界的知识!
在赵亨义的一再坚持下,新式的火铳的铳管内必须有螺旋形膛线,弹丸采用长园形形状,在现代社会,看似毫无技术含量的要求,想要在大燕国实现,当真是千难万难!
也幸亏冶炼车间如今已经能够批量的生产所谓的钨钢,这种被赵亨义寄予厚望的合金,放在后世就是不符合行业标准的垃圾,而放在眼下,则是足以颠覆整个时代的宝贝!
在此之前,被魔改后的水力锤锻机在付出三个学徒轮番上阵的代价后,通过钣金的方式制造了大量的钨钢盔甲,这些样式简单,甚至算得上粗糙的盔甲,虽然没有迎来战场上的高光,可也没有浪费,如今已经成为团练成员们日常训练的负重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