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点酬劳,放在赵亨义上一世,称他一声赵扒皮也不为过,可是放在大燕国,却坐实了傻亨义的名声!
每个班赵亨义管一顿饭,扎扎实实的干饭,一半大米一半高粱,配上放了麻油的水煮野菜,比榆树湾普通人家过年吃的都好!
三人一台织机,都能吃上一顿饱饭,每人每天还能赚两个铜板,比挖蚯蚓池的男人们赚的还多,这哪里是在做工,分明是在捡便宜!
几乎整个村子的女人都聚在赵亨义家里,催着他多造些织机出来,让他不堪其扰。
不得已,赵亨义只得找几个稍微懂点木匠活的人,负责生产简单的部件,他自己只需要制作关键部件,最后再组装就行。
采取分工协作之后,赵亨义才算能喘口气了。
“夫君,都怪我,让六婶子看到了改过的织机,要是被梁家发现了……”
对于赵亨义直接朝着纺织厂方向迈进的行为,苗小玉十分担心。
苗家的遭遇,她一刻也不曾忘怀。
“没事,我自有计较。”
梁家并非是当阳县的人家,而是江陵府的几个大布商之一。
之所以梁家能够打探到苗家改进织机的消息,是因为苗家大部分布匹都销给了梁家。
梁家虽然是庞然大物,但根基不在当阳县,两年多来又未出现过,所以一时半会应该不会发现榆树湾隐藏的秘密。
同时,对于布匹售卖,赵亨义也早有打算。
老村长亲自出马,带人将布匹送去县城卖给不同的布商,对外宣称乃是榆树湾的人在其他村寨收购的,赚个差价。
这本就是极为常见的商业行为,即便整个榆树湾的女人齐上阵,每人配一台新型织机,那点产量也不会引起旁人注意。
织机的零部件,可以让人分开学着做,但手弩却不行。
除了最为关键的那根铁条之外,其余的部件全都由张大牛一人打造。
赵亨义倒是不在乎,劝张大牛再收两个学徒帮忙分担一些,可张大牛认死理,师父传给自己的手艺坚决不能让不相干的人学去!
对此赵亨义也没辙,张大牛如今吃住都在铁匠铺,没日没夜的打造手弩,声称下一次进山之前,必然给狩猎队每人都配上一把手弩!
倒是趁着空闲,赵亨义终于又做了一张大床,苗小玉领着六小只睡新床,赵亨义睡旧床,不管怎么说,总算不用睡门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