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凌霄道,“这信刚到沈劭手中,我就和他一起送过来。”
沈劭向皇帝行了礼,道:“臣姐回到潜修之地,翻出了多年前老太史留给她的手记,竟是有了大收获。”
皇帝道:“哦?什么收获?”
“便是我和月夕交换之事。”凌霄道,“太史的手记之中,竟也有类似之事,且将此命名为连生煞。”
月夕没说话,迫不及待地从凌霄手中拿过信纸,细细阅读。
沈仪在信中说,当年老太史对她的天资颇为赏识,离去之前,自知将来也许不会再见面,给她留下了几本手记,都是毕生心血所著。其中一则,便记下了这连生煞。
那是许多年以前,他还年轻的时候,云游至西北米脂城里见到的奇事。
一个姓李的少年,在放羊时,不甚跌下土坡,身体受伤,奄奄一息。家人为他请来郎中,每个郎中看了,都摇头叹息,只让家人准备后事。家人想着这就是不治了,只得大哭一场,准备丧事。不料,就在治丧的时候,未落钉的棺材里传来敲击声。家人们忙打开棺材,发现少年竟是活了过来。
家人们自是又惊又喜,接着,却发现了不对劲。
这少年虽然还是原来的面容,却是性情大变。他坚称自己不姓李,也不是米脂人,而是姓赵,家在千里之外的邯郸。除此之外,他说话的口音和语气都变了个模样,判若两人。
家人们困惑不已,以为少年中了邪,求神告佛,找人作法。可没多久,又一桩怪事出来。一家赵姓人家,竟是从邯郸找上门来,带来了另一个少年,说要将自家的儿子换回来。这少年除了面貌全然不对,无论口音还是举止,竟都是那李姓少年的模样。两家少年站在一处,恰恰就是换了身体一般。
这件事,在当地一时传位奇谈。太史得知之后,也赶去一探究竟。据他在手记中叙述,他为两位少年算过了生辰八字,发现两人乃同年同月同日同时而生。以命理测算,二人互为正反,有如并蒂双生,相辅相生。故而一人若遇到性命之危,另一人也会被牵连。这互换身体之事,就是这牵连之兆的一种。不过乃少之又少,千百万不存其一。
在手记里,太史也记叙了那两个少年的结局。
李家人和赵家人对这怪事感到震惊,却也觉得这是了不得的缘分,便让两个少年结为了异姓兄弟。这两个少年对自己的身世更是好奇,私下里千方百计琢磨方法,想再换过来。
这办法,也到底是被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