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知彰答道:“朝廷会充分尊重个人意愿,然今毕战时,多地皆在敌区,故而,即便朝廷愿意放你归乡,你亦无法归乡也。”
张知彰等政工干部除了给众人讲解他们所问、所关心的问题,还好心提醒他们一些注意事项。
比如,张知彰他们会建议那些不欲当兵的人可以先充当民夫参与以工代济,赚些钱再还乡。
比如,张知彰他们会建议将士们如果不着急用钱,可以将钱存在钱庄中,并详细跟他们解释了,他们的钱放在钱庄中,不仅安全,朝廷还会给他们利息。
总之,这一路之上,张知彰等政工干部一刻也没闲着,他们就像是传销导师一样孜孜不倦的给大元府帅军的将士灌输着韩擎让他们灌输的东西。
其实——
不仅大元帅府军的将士有这种“照顾”,事实上,所有来京师接受封赏和整编的军队都有政工干部接应和灌输韩擎想让他们知道的东西。
来到京师,张知彰等政工干部将大元帅府军带到了青城寨附近的一块营地,并帮他们安定下来——两三万大军,整整花了大半天时间才全部安顿好。
然后,张知彰等政工干部告诫大元帅府军的将士,现在先不要出营,因为这里不只他们一军驻扎——在他们四周已经有好几支军队驻扎了,其中一支人口最多的,据说有十二万人马,那是濮州王善部的人马,乱走动容易产生摩擦、械斗,进而为受到严重的处罚。
安营扎寨完毕,张知彰立即派两个政工干部分别前去通知兵部和户部的官吏过来对大元帅府军的将士进行登记造册,并开始询问其志向。
在这个过程当中,张知彰就已经与陈淬沟通,让他将有意当兵和无意当兵的人分开,只等三日后那些不愿继续当兵的人各自确认了之后,便会将那些不愿继续当兵的人直接带离军营,由工部的人接手安置。
而在登记造册的过程当中,普通士卒都会得十元纸币(各种数额的纸币都有,还有各种额度的铜子,加一起共十元)的安置费,军官会得三十到三百元不等的安置费。
同时,张知彰等政工干部会告诉领钱的将士,这钱是摄政王补给他们的军饷,并明确告诉他们这钱是从擎受元年(本该是赵谌即位时颁布的年号,但因为一直未稳定,也没有人重视赵谌那个傀儡皇帝,故而最近才定下来的)开始补的,之前的朝廷就不管了。
一听到“擎受”这个年号,长个脑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都不用去费心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