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贯的商海成功人士召集在了一起,其中,也有政界的隐形头面人物;要知道,但凡在政界任职的人,基本上都会在商界暗中挂名,也就成了商会的隐形“核潜艇”!
那时候,在惠州的商会多,但最具实力的还是潮汕人,半天之内,就可以调集上亿元现金;而他们的偶像就是香港地产大亨、“和记黄埔”掌门人李嘉诚!他就是潮汕籍!
惠州的半边城,都有潮汕商会的影子!
此时的阿昌,身家已过亿元,不仅继续经营着几家桑拿足浴城,还经营着小型商住楼盘的合伙开发;照他对自己的总结,就是在惠州闯荡的二十多年间,没有走过一次弯路,而最大的成功就是对自己所选择的事业的专注,不朝秦暮楚,不轻言放弃,也不与同行恶性竞争;逢山就开路,遇水就搭桥,办法总是要比困难多,一步一步走稳自己的路!
这并不是成功人士放个屁都是香,而是他这些年闯荡经历的最真实的概括!
同时,他还道出了潮汕人在外的经商之道:除了不做餐饮,只要是赚钱的生意,无论大小都做;其原因是:吃浓味,做不过湘川,在珠三角的打工人群,湘川是大部队;吃原味,争不过本地的客家,他们占据了天时和地利;而且,潮汕人对饮食不是很讲究,除了必要的应酬,一般都喜欢在自己家里煲汤喝粥,不像我们湘川人士喜欢讲排场!
所以,在那时候的珠三角,潮汕人开的酒楼真没有几家!而就连收购工厂废品的老板有一半是潮汕人,而且,个个身家都不菲!
我在惠州的那几年,所经营的一些项目,阿昌都是看在眼里;也正是因为不专注,才成不了大器!
只是我的几次历险,他并不知情。
故地重游,我自然想到了龙丰市场,想起了貌美如花的雯雯姐妹;是她姐妹俩携手助我开启了正式闯荡的异地人生!
只是“睡莲花开”的招牌早已易名,我没有再打听,想必姐妹俩已经过了自己一边开店、一边自己赚钱的年龄,回到四川老家去,开启相夫教子的正常生活!
相比她们那些跋涉千山、趟过万水出来打工的四川老乡,姐妹俩应该算是比较富裕的;当然,这也与姐妹俩的付出对等。
而罗叔叔在副局的位置上坐得很稳,这也与他的不过于贪婪的人格魅力有关;他在湖南老家的父母已经仙逝多年,女儿大学毕业后进了惠州市工商局,拿到了政府行政编制;唯一的弟弟一家人也跟随他来到惠州市水口镇开了一家小型湘菜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