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问案直接是两个事情,一时间张亮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只得一面命人修筑工事,一面拼死抵挡,有句话说的好,正所谓吉人自有天相,虽然没有什么计策,但长期从事刑名工作的张亮,心理素质相当好,得知高句丽前来攻城,竟然毫无惊慌失措之态,只是正襟危坐。身边将士见到,竟然以为这位统帅已然胸有成竹。副总管张金树带着兄弟们擂鼓助威,竟然士气大振,扭转颓势随即反败为胜击溃了前来攻城的高句丽大军,从而也有惊无险地保住了建安城。
然而,建安城虽然保住了,却放走了四万高丽援军,让这帮人得以北上支援辽东。虽然从战术层面上来看,张亮取得反败为胜的战果,但是从战役层面上来看,这一仗却是失败的,四万敌军就这样成建制的离开了战场,这也使得北方辽东战场唐军主力压力陡然增加。
消息传到李世民处,大致了解了此战始末的李世民,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因为眼下来不及了,况且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为今之计必须立即开展暴风骤雨般的进攻,快速拿下辽东各个城池,然后立即南下与张亮会师,毕竟张亮不是楚墨风、李勣或者李靖之辈,对于战场局势的判断以及战机瞬间的抓取相当精准,且对于楚墨风来说最好的防守永远是进攻,此战若是换成楚墨风来镇守建安城,估计这四万敌军能够活着逃离战场的所剩无几,不过此时没有那么多如果,遂李世民下令前线各路大军迅速发动进攻,以减缓张亮在沙卑城的压力。
收到消息的李勣和李道宗,得知正有四万敌军向着自己这边赶来,一时间也颇为头疼,毕竟眼前这些敌军还没有解决,此时,身为楚墨风身边的头号小弟,李道宗也显示出他在楚墨风身边所学到的一些能力,先是命令麾下的的骑兵将来犯的高句丽骑兵尽数分割开来,遂留下李勣带着一部分步兵保护攻城器械,自己这是指挥的剩余步兵开始配合骑兵收割敌军,期间李道宗更是亲自率领数十人,组成了一个尖刀小队,战场上哪里有险情就往哪里去,这一招正是楚墨风当年在剿灭颉利可汗部时常用的穿凿战术,对付那些擅于骑射的突厥人无往不利,更别说这些盲目自打的高句丽人了,很快这种战法就展现出威力了,被分割成数十块的高句丽大军让李道宗这样漫无目的的打法给打蒙了,高句丽大军本想一击击溃大唐军,却不料美好愿望却被李道宗的横刀给彻底击碎了,身为主帅的李道宗手持两柄横刀一骑当先,尽管此时李道宗也已然四十三岁了,但是身为大唐的王室,英勇好战是镌刻在骨子里的,随着高句丽军节节败退,李世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