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家的案子,淮南道监察御史钱慧一直在查。
来济尘掌握着御史台的时候,他就是御史台十二道监察御史之一。
由于一直驻守淮南道,对来济尘的破事掺和不多,来济尘倒台时,也没给他带来多大牵累。
唐治成为御史中丞后,他依旧是淮南道监察御史。
现在,唐治已经成为皇帝。
当初在御史台做台院御史,还不及他这外放有更有实权的岳小洛,已经贵为御史中丞。
就连唐大宽,这个本是御史台主簿,类似办公室主任的货色,都水涨船高,成了御史大夫。
钱慧看着眼热啊。
他一直在收集、关注着唐治的一切。
他发现唐治的性格外柔而内刚,看似和气,一旦触犯到他的底线,谈笑间便是雷霆手段。
他初到陇右,根基未稳,就敢以迅雷之势,将凤州卢家、同州李家连根拔起,冷酷手段,令整个陇右噤若寒蝉。
钱慧心里就有数了。
这位皇帝不但容不得人冒犯,而且对于门阀士族,尤其的忌惮。
一有机会,他是不吝打压的。
所以,如今面对萧氏这么个庞然大物,钱慧也毫不畏惧。
自“孝女鸣冤案”发生以后,他就意识到其中有重大问题,一直在搜罗重要证据,因为对头是萧家,他也不敢大意。
直到搜罗到足够证据,这才准备以密奏的方式上奏皇帝,结果这时候皇帝南下了,来的正是他的治所。
这简直是天从人愿,当然是当面向皇帝揭发萧氏罪行,让皇帝发现他这个忠勇正气的干吏。
而恰在此时,他又意外得到了一些更加详尽的证据,这一下钱慧就更有信心了。
扳倒萧氏,他的功绩,将比岳小洛那个献落龙子酒的马屁精,帮临幸女犯的皇帝把门望风的唐大宽更高一筹。
这两件事,御史台怎么可能丝毫无人发现,只不过风言风语只在私下议论,及至唐至成为皇帝,大家更是绝口不谈罢了。
唐治现在是皇帝了,需要的是真正能帮他治理天下的人,一旦入了皇帝的法眼,他将前程无量。
一想到这里,钱慧便斗志昂扬。
他在查的这桩案子,最初只是一桩民间财产争讼的案子。
事发地在江南东道的明州。
明州有个徐家,在江南士族中,算是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