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明里暗里的加以阻挠,哪怕是用拖,也能把此事给拖黄了。
但孙宁这儿显然不可能用上同样手段了,他虽看似也是承继皇位,但事实却是开创之君。这天下说是他带兵一刀一枪打下来的都没有错,又怎可能被一群臣子压制吓到呢?
而且,不少官员更是从皇帝的神色间看出了决然,如果真有人死扛不遵的话,他是真有可能直接罢其官,除其人的!
开创之君与守成之君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的君权更大,真能做到一言定臣下生死,而且没人胆敢反对。
察觉到他们已经退缩,孙宁神色也稍微缓和了一下:“朕相信,当初太祖皇帝既然做此决定,必然有他高瞻远瞩的缘故。只是后来之人私心作祟,鼠目寸光,才将这一利国利民之政策荒废了。”
“可是陛下,若取那不是读圣贤书的人为官,其为人很难保证,说不定就会出奸佞,残害百姓,使朝廷蒙受非议损失”
“是啊陛下,还有那等样人真有能力做好朝廷赋予他们的权责吗?”
面对这一疑问,孙宁又是一笑:“你们这就是在杞人忧天了。难道科举取士盛行之前,各朝用人就都用的是奸佞无能之人了?难道唐之周兴李林甫,宋之蔡京,以及本朝当初的周广成之流,就不是从科举选拔出来的?他们不也是罪孽深重,害人无数的奸佞吗?”
一番话,直堵得众臣无言以对本来嘛,他们一时间又哪拿得出叫人信服的反对理由呢?
孙宁倒是来了劲,又一指跟前不远处的沈舟:“别的不论,左相沈舟这些年来总揽朝中大小之事,兢兢业业为前方大军输送粮秣物资,又管理后方安定,其能力功劳,比之千年以来的能臣名臣只强不弱但是,你们可知道,他当初也未能考中秀才。
“如此大才流落在外,既是我朝之损失,也是科举取士最大之不足!”
在群臣都被这说法弄得愕然的当口,孙宁已果断一甩袖子,沉声道:“所以此事不必再议,朕意已决,今后朝廷用人,就多条路并重!”
群臣再度沉默,然后在一番互相观望后,终于还是齐齐拜倒:“臣等遵旨”
孙宁这才满意点头:“很好,明年,朝廷取士,就不得只靠科举,你们退朝后,就尽快将此一旨意传于各方吧。”
顿一下后,他又继续道:“再一事,自朕继位后,天下纷乱,所以一直都无暇顾及将来,眼下天下重归一统,太子人选也该定下了。
“朕意立皇长子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路人家 作品《昏君开局:天下大乱,我落草为寇》第1198章 家事国事天下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