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书挺不错的,你要是喜欢可以先拿去看,顺便给同学们推荐下。”
耳边有个声音突然打乱了袁梁那复杂的思绪,他抬起头来,目光落到唐书晨身上,一脸的自嘲。
“唐老师觉得这书真的不错?”
触及袁梁那犀利的目光,唐书晨顿觉头皮发麻。但以她一贯尊重学术的态度,她还是坚定的点了点头。
袁梁把书合上,放到办公桌原来的位置,“从普通人甚至从一个学生的角度看,这书确实很难找出什么问题,作为兴趣读物,我不否认它有很深的可读性。但是作为一个学者或师者,目光就不能只停留在书上。”
“这书对美帝各个时期的历史都写得很详细,但一开始就让我们进入了误区。美帝的历史真的是从五月花号开始的么?联邦制的建国历程对现在我们真的有借鉴意义么?”
“看这本书,如果只是崇尚美帝人的英雄史观,只是向往大洋彼岸那个自由的国度,从而忽略了布尔斯廷的身份,忽略了这本书的创作背景。作为一个师者来说,还是最好不要用主观的看法去影响学生在形态意识上的判断。”
袁梁的话说得很轻,布尔斯廷的美帝人三部曲,身上闪耀着普利策三奖的光芒,又岂是他三言两语能左右的。
这毕竟是时代的伤痛,他没有必要去苛责许许多多在寻找出路却又被西方文化所迷惑的人。
唐书晨看着面前这个面生的大男生,不由愣在座位上,手里拿着的计划书放也不是,不放也不是,骤然失去了以往的优雅。
“布尔斯廷和这本书的创作背景有什么问题吗?”
听到唐书晨那几乎请教式的语气,袁梁这才回过神来。
“作为文学作品,我不否认这本书的文学价值。但是作为史实类书籍,这本书相对来说就太片面了。随处可见的和谐与自由,却很少提及美帝内部存在的各种冲突,更是对百年前新移民浪潮所引发的基层冲突只字未提,从而把一个和谐、自由的美帝营销给我们。以布尔斯廷当时的美帝国会图书馆馆长职务,就真的看不到这些吗?”
“站在老师的角度,如果都是这么认为,并把这样观点灌输给我们。当我们心怀向往的踏上那片土地后,见到的经历的却是另一番场景,老师知道这会对我们,或者是说对我们这一代人有多大的影响么?”
70后的悲哀在于,是很大一部分人等到了天命之年后才逐渐的从这种自卑的认知中醒悟,并看清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