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名成员也没有通过。
这种情况也挺少见的,比赛暂停了一段时间,似乎是在商量。
沈轻正好趁这个时间短暂休息,偶尔起来在场地外来回走步。
商量的结果是高度降低一厘米,也就是说,高度降到2.4米,正常进行试跳。
沈轻的体能已经到达了一种极限,他此时也慌了神,抬头在想要在观众席寻找顾若。
然后就听到了那几乎破音的加油声。
嗯,属于顾若的,是他熟悉的。
他很快找到了顾若,看到顾若举起手幅来,身边的另外两个人也在给他加油。
那种能够瞬间被治愈,一瞬间充满能量的感觉又来了。
他呼出一口气,再次开始试跳。
2.4米。
可以记入史册的高度。
沈轻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体力,想要赢,就要提高成功率,他坚持不了三次试跳了。
对手第一次试跳未成功后,沈轻上场,他看着杆子的高度,在心里模拟着路线,活动了一下身体后进行试跳。
沈轻这一跳非常慎重,每一步助跑,起跳时的位置以及放脚的时机,还有身体跃起时的身体感知都到了极限。
他在这个比赛场地的确进行了很多次试跳,体力消耗是坏处,好处则是彻底适应了这块场地,身体适应了之后,将这一跳发挥到极致,接着成功越了过去。
沈轻下落的时候就听到了欢呼声,所有事物的似乎都被放慢了,他缓缓下落,接着躺在了垫子上,看着稳稳的杆子。
他的身体动不了了,唯一的力气是抬起手来握住拳头,凭空挥舞挥舞了一下。
几秒后,他才缓缓的移动身体,好在有工作人员过来扶住了沈轻。
沈轻是被人扶着离开的,他已经站不稳了。
如果另外一名队员跳过了这个高度,那么沈轻就只能拿到银牌了,他已经无法再继续比赛了。
就像一场豪赌。
不过沈轻赢了。
那名小队员三次试跳未能通过,沈轻在二十九岁这一年,拿到了人生第一块奥运会的金牌。
他还记得,他在进入省队后去找顾若,顾若说:“以后要拿奥运冠军。”
那一年,沈轻觉得这有点扯,没敢承诺,却一直记在了心里。
虽然有点迟,但是他做到了。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