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所说的难题,一共就两个,第一个是生产力不够,火车有些精细的部件无法批量生产,只能靠那些技艺超凡的大匠师,用锤子一点一点的敲出来。
其次还是钢铁的问题,开始逐渐步入蒸汽时代的大明,所需要的钢铁实在是太多了。
武器需要用钢铁,火车需要用钢铁,甚至后续宋应星还想造蒸汽船,这也需要钢铁。
总之,大明处处都需要钢铁,但大明的开采技术却不够先进,或者说先进的技术有,但还没有普及,所以就导致原本地大物博的大明,现在开始缺钢铁了。
宋应星的话,让老朱稍微冷静了下来。
他思索了片刻,然后开口说道:“如今大明很多地方都已经整顿过了,咱会逐步把民器局研究出来的技术传播出去的。”
“等他们掌握了民器局的技术之后,以后民器局缺少的东西就不用你们自己打造了,到时候直接从民间定制或者征用便好了。”
对于民间那些商贾,老朱再了解不过了。
只要让他们觉得有利可图,这些商贾研发的速度,肯定不会比民器局慢多少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那些商贾的人数众多,只要能把技术在他们之中普及了,那大明的生产力用不了几年就能提上来。
毕竟,军器局虽然有数万人之众,但真正能参与研究的,总共也就那几百,甚至几十个人,剩下的都只是一些工匠罢了。
但若是能技术传播出去,那研究并参与制造这些东西的人,便会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
虽然老朱没有听说过量变产生质变这句话,但他却知道,人多一定比人少好。
提出了解决生产力的办法之后,老朱又开口说道:“至于说大明钢铁的缺口,此事也好解决。”
“之前咱给那些商贾批出去许多铁矿,他们的产量虽然不大行,可毕竟已经过去小半年的时间了,估摸着也能出不少矿了。”
“咱回头提高价格,让工部大批量的收购一些,然后再让人找那些开矿的谈谈,看看他们手中还有没有库存。”
“有他们的矿产在,再加上朝廷用炸药开矿已经步入正轨了,咱估摸着短时间填上这个钢铁产量的缺口,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老朱在半年前就考虑到钢铁有些不足,所以放开了民间的私矿,为的就是今天。
而他老朱也不是什么土匪,这次铁矿他会尽量用买的,至于钱的话,朝廷